|
|
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 展会报道
2022上海餐博会再划预制菜元年
从2020年开始,预制菜行业开始“火起来”,入局的企业众多,资本也纷纷涌入,仅2020年预制菜企业就新增了1.33万家。但真正在消费端热起来,还是在2021年。2021年6月23日~25日的上海餐博会 成功举办。预制菜企业大放异彩! 2021年,预制菜赛道继续升温,成长为食材产业的新风口。“2021年是真正意义上的预制菜元年。”谈到即将过去的2021年,将于2022年6月23日再次举办的第13届 上海餐博会 组委会这样说。
2022中国(上海)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暨上海预制菜产业大会 时间:2022年6月23日~25日 地点:中国·上海世贸展览馆
目前上游专业的预制菜生产企业约2万家,平均年销售额在1500万左右。
预制菜在产品标准化、降低损耗、减少厨师和切菜小工、节约厨房操作空间与提高出菜效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对提高餐饮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有很大帮助。很多高档连锁餐厅有 60%以上的菜品是预制菜,国内已有超过74%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其中超过半数的餐饮品牌在研发标准化成品及半成品。
今年4月份,味知香正式登陆上交所主板,A股预制菜第一股正式诞生。在其上市的同时,也预示着一场消费新业态的浪潮,已然开始席卷整个餐饮行业。 几乎与味知香同时,一众知名企业也在预制菜领域摩拳擦掌。 市场对这些预制菜食品接受度极高,甚至引起央视财经的注意与报道。同时,生鲜即配平台,也纷纷提高在预制菜上的投入力度。 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开始涌现,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14年,预制菜行业在B端步入放量期。到了2020年,C端的预制食品也开始迎来消费加速期。预制菜市场高速发展,在服务了消费者的同时很好地为商家降本增效。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6000亿左右,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总体看目前还主要是一个To B的生意。中国预制菜市场主要包括4类:冷冻生制、冷冻熟制、冷藏生制和冷藏熟制。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高达80%以上。
预制菜市场增长驱动力主要包括餐饮连锁化率和外卖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国内连锁餐饮收入占餐饮市场比例(餐饮连锁化率)逐年增加,而连锁餐饮出于统一出品品质、保证出餐速度、改善成本结构(去厨师化)等目的,增加了对预制菜品的需求。另一边国内外卖渗透率在不断提升,同样出于提高出餐速度、降低成本等因素,对预制菜的需求不断增加。
预制菜可以有效改善餐饮企业成本结构。餐饮使用预制菜,原料采购成本会增加,但降低了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其中,人工成本从20%以上降到10%左右,能源成本则可以降低一倍。
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痛点亟待解决。
难以契合不同地区消费者口味。 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 部分菜品口味复原存在难度。
【 关闭窗口 】 |
全部
访谈对话
专题论述
专题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