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 专题论述

浅析我国冷藏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货物储运的种类不断增多,有些货物在储运过程中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等条件影响而发生腐烂变质。为了保持易腐货物的本来品质和使用价值,冷藏保温车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
 
  冷藏保温车是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的货物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广义上泛指运输易腐货物的专用汽 车,是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冷藏车是由专用汽车底盘,与隔热保温厢体(一般由聚氨酯材料、玻璃钢板,彩钢板,不锈钢等组成),制冷机组,车厢内温度记 录仪等部件组成,对于特殊要求的车辆,如肉钩车,可加装肉钩,拦腰,铝合金导轨,通风槽等选装件。目前,发达国家冷藏运输率达50%以上,美、日、西欧等国家高达80%——90%。
 
  我国冷藏车的现状
 
  目前国内冷藏、保温车的结构大体有两种:板块拼装结构和整体注入发泡结构,可以装侧门,也可加 装隔板形成多仓,已分别用于冷藏和保温。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接近,各项性能指标和密封性能等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冷藏、保温车厢内布置情况 基本相同,但发达国家的厢式车针对性很强,为装载不同的货物配备了不同的装置,使之更适合于用户,更方便用户。在厢内布置方面,发达国家的冷藏、保温车的 针对性更强。他们针对不同客户的要求,开发出适合各种装载需要的配套车型及厢内布局,如在厢内增加通风装置、悬挂装置、制冷装置、厢内货架、物品固定装置等。国产冷藏、保温车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设计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方面下功夫。
 
  冷藏保温车市场细分状况
 
  1、医药市场:医药冷藏物流,主要是指在医药生产、制造、流通行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 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以符合药品GMP与GSP管理为前提的低温条件下的药品物流现象,是需要特别装置、 注意运送过程、时间掌控和运输型态的特殊物流形式。一般而言,凡是要求在低温条件下(2度到8度)储存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医药冷藏物流范畴。有数据显 示,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一般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总销售额的3%——8%,虽然比重不是太大,但是近年来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且随着国家的药品药事法规的 进一步管理到位,医药冷藏物流将成为我国医药物流行业中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医疗保障水平大大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过程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国医 药市场发展迅速并且增长潜力巨大。在医药行业火热的背后,医药冷藏物流的市场总需求将高达近百亿元,但目前我国能为客户提供合适的冷藏物流服务的企业却不 多。因此,医药冷藏物流领域不失为我国医药物流行业的另一个有效发展空间。
 
  2、冷饮市场:我国冷饮市场的消费总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 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的调研表明,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达 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 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冷饮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个大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 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 销售额将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和路雪、光明、雀巢、蒙牛等品牌在主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但是,不论怎样,企业的发展,产品的配送,都与冷藏车息息相关。
 
  3、肉制品市场:据相关统计,国内肉类消费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可以预计,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但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有效需求充足、国际实际需求大是肉类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据统计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 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肉制品加工业的利润率为2.93%,经济效益比较好。2002年肉制品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 5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超过2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山东大龙实业公司和山东华盛集团总公司。超过10 亿元的有4家,有近1/2的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近几年,又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河南双汇,山东金锣早已突破100亿大关。 2010年,河南双汇有望创造突破500亿的骄人成绩。
 
  山东、河南两省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2002年山 东省肉类加工企业162家,占全行业总数量的16%,其次是河南省有139家。2002年山东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40%,达263.64亿元,位居第一; 河南省约占20%,为126.96亿元,两省合计超过全行业 60%,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山东、河南已成为企业冷藏物流的控制中心和肉制品集散中心。
 
  4、速冻食品市场: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25℃以下迅速冻结,然后在——18℃或更 低温度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 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2000年起的连续几 年里,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速冻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龙凤占据三甲位置,并均以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团。 2010年,三全更以过20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速冻食品市场的龙头企业。第二集团品类众多,但每一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 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18℃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藏配送体系尚未形成。市场前景仍然被看好。
 
  5、乳制品冷藏物流市场: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人。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 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 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器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 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
 
  我国冷藏车的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肉类,速冻食品、冷饮、乳制品及水产品、蔬菜、鲜果类商品的总产量和运输量的增加,我国每 年对冷藏车、保温车的需求量十分可观。车厢隔热性能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整体注入发泡料和FRP板(或电化铝板)组成的“三明治”板拼装式厢体结构将成为 隔热车厢的主要结构型式。冷藏汽车厢体总抟热系数(K值)必须达到A级(K≤0.4W/m2?℃)并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K≤0.3W/m2?℃)。冷藏 汽车的制冷方式仍将以机械制冷为主,这是因为机械制冷具有温控范围广、能加热和制冷、易实现厢内温度自动调控等优点。但从环保和节能角度考虑,机械制冷具 有排放和废气噪声污染较甚,能量利用系数较低等不足,因而新能源冷藏车的比例会有所增加,采用冷板机制冷方式没有运行噪声和废气排放的污染,又能综合利用 地面电能,节能效果显著,将会在重型车和半挂车上得到应用。
 
  未来冷藏保温车的发展趋势
 
  1、在生产发展方向上,冷藏车的生产将向标准化发展。随着社会对冷藏车需求量的增加,社会拥有 量将会增多,为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维修便利,冷藏车必然朝着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冷藏车也将向重型化和汽车列车方向发展。随着高等级公路 和高速公路的不断增多,公路通过能力增大,行驶安全性增强,使车辆的行驶速度提高,这就有利于重型冷藏车和冷藏列车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冷藏车向 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将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对冷藏车用途及使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及越来越高,冷藏车的生产朝着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已成为 必然趋势。中型车将有很大部分被轻、微型和重型车所取代。
 
  冷藏车行业走联合兼并重组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向行业龙头集中的情况日益明显, 现阶段,国家尚未出台冷藏车行业的行业标准,以至于个别技术上没有竞争力的小企业依然能够凭借低廉的价格挣扎求生,但是在我国冷链建设愈发受到重视以及食 品药品愈发需要低温运输的情况下,行业标准的出台不会太远了,实力不强的冷藏车生产企业恐怕将会面临抉择。
 
  2、产品逐渐向重型化、轻型化、功能化、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冷藏保温汽车按照吨位 构成,还是中型车较多。随着公路的建设和发展,重型车、半挂车将成为长途、调拨性公路冷藏运输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发展;轻型冷藏和微型保温车则作为短 途、分配性运输的主要工具而得到快速发展。在冷藏保温汽车功能方面,市场越来越要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制冷装置、制热装置、液压举升装置、厢体隔仓装置、侧拉门装置、计量测量装置等,以及各种厢体的车身结构器材,都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所有聚氨酯材料的发泡剂都必须由无氟材料来取代,新冷源冷藏车的比例会有所增长。
 
  3、生产技术向柔性化、专业化以及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发展。冷藏保温汽车所有多品种、小批量、 短周期的特点,只有柔性化生产可以克服这一生产组织上的矛盾。同时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全球的竞争需要产 品制造过程具有高速度和低成本,传统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已经越来越丧失竞争能力。因此,柔性化生产、灵活达到设计方案、异地加工或者异地组装厢体的生产模式 会较快发展。
 
  4、厢体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各种新材料将不断应用于厢体,随着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加速发 展重型车的势头会进一步加强,这就是要求提高厢体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注重减轻自重,增加载重后的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确保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在 厢体的结构上,各生产厂家都应形成自己的独立开发能力,以适应这种需要。

    来源: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服务内容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联系电话:13910411339    邮箱:1708193630@qq.com
www.food-sources.com    食品资源 Food Sources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5-2024
技术支持:上海纯点网络 沪ICP备170543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