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专题论述

中国果品采后处理现状与展望

  苹果在中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中国少有的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农产品,在繁荣果品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对农业越来越重视,苹果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中国苹果产业正进入一个由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由世界苹果生产大果转变为世界苹果产业强国的重大历史阶段。

  一、苹果出口情况分析

  2015年中国鲜苹果进出口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鲜苹果的出口总体情况与2014年基本持平,而鲜苹果的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则同比出现大幅增长。

  2015年中国全年鲜苹果的出口量已达到83.3万吨,出口总额为10.3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4%,不过出口额与2014年基本持平。具体到国内省份,出口额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山东、云南、甘肃、新疆和广西。其中山东省的苹果出口量为30万吨,出口额为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出口总量的37%和40%,为中国苹果出口大省。中国苹果的出口目的地主要以亚洲国家为主,前五位分别为:泰国、越南、孟加拉国、菲律宾和俄罗斯。从2015年12月的单月出口情况来看,苹果的出口均价为1.1美元/千克,当月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均出现大幅增长,分别增加了73%和68%。当月苹果出口额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云南、陕西、辽宁和广西,其中云南省和陕西省12月单月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均增幅显著。12月份出口目的国前五位分别为: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越南和朝鲜。

  二、苹果采后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苹果生产大果,但不是苹果产业强国。中国苹果产业仍需要以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内、国际市场并重,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由鲜食生产为主转向鲜食、加工并重;由重视种植业转向产加销一体化;由以数量规模为主转向优质、安全、健康并重,大幅度提高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中国在苹果的产业链上采后处理、贮运保鲜是最薄弱的环节。而在世界发达国家,苹果采用无创伤机械采收,采后24小时内及时预冷,然后入库、气调贮藏、冷链运输,或者冷柜销售。美国苹果气调贮藏、冷链运输占到苹果总贮藏量的90%,英国占80%。中国苹果在采后处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采后处理条件不足,处理率低

  采后处理是果品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的一个大工序。当今世界苹果生产强国如波兰、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基本实现了商品果100%采后处理,而中国这种处理果约占苹果总量的8%,许多地方直接在地头进行人工分级、装箱和交易。未经处理(清晰、打蜡、分级)的水果,携带果园的病虫侵染源和农药残留,不仅不符合商品卫生和出口检疫要求,而且包装后容易腐烂,烂损率在25%以上。

  2、苹果采后预冷环节缺失,设备与技术缺乏

  苹果预冷就是采收后将果实温度由室温降到贮藏温度,去除田间热的过程。在中国,往往忽视了预冷这一环节,绝大多数贮藏企业都没有预冷设施以及清洗分级设备,果实收购后直接入库贮藏,由于缺乏现代化水果分级包装线和冷藏运输设备,包装的果品大小、形状、色泽差别较大,果品商品质量难以保证。

  3、“冷链”流通体系尚未完善,贮运不规范

  发达国家的苹果产业采后流通“冷链”系统已经建立,标准化的贮运体系也已形成。而中国苹果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组织性差,很难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果品采购技术规程(规范)、商品化处理、贮藏、运输规范等尚未完善,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差。

  三、苹果采后产业发展思考

  1、加快苹果出口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

  中国苹果的主栽品种为富士,属鲜食品种。浓缩苹果汁的加工品种在国外为酸度较高的专用加工品种,中国为鲜食混合品种,酸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外销。另外,中国苹果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劳动者素质高低不一,投资能力大小不同,管理水平千差万别,所产苹果品质也各有千秋,而商品化生产,特别是出口果要求均一性,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而且短期内很难改变,因而中国苹果要在出口方面有大的突破,难度很大。建设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和加工专用苹果原料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示范推广一批优质、丰产、安全、高效益的品种和生产技术,是有效整合苹果加工能力,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巩固果汁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在苹果生产过程中,自觉提高生产标准,积极在标准上与国际接轨,生产出适应高端市场的产品,提高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2、加强苹果多元化加工技术研发

  中国苹果加工的主要产品为浓缩果汁,产品单一、风险较大。其他产品如苹果脆片、脱水苹果片、苹果酒、苹果醋等产品生产规模偏小,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因此,应该在产品研发、生产装备等节能设备的推广使用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对关键工艺技术研发给予资金扶持,将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即上游向种植业延伸,下游向多元化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力求苹果产业加工产品的多元化健康发展,化解产品单一形成的风险。

  中国的果蔬深加工生产线装备技术水平较低,与国际一流设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易损零部件依赖进口,部分产品的生产设备虽已实现国产化,但工业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实现流水线自动化作业。下一步,在苹果多元化加工技术方面要重点攻克以下难题:研究解决苹果原料前处理“去皮、去芯、切片”机电一体化机械装备问题,解放生产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研究苹果“无硫”护色技术,打破中国苹果片出口面临的“绿色技术壁垒”;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改造传统产品,提升苹果制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苹果非油炸脆片和苹果粉等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加大苹果加工下脚料皮渣及籽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力度,尽快实现产业化应用。

  3、开发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产业化推广

  国内目前有多家机构在开展苹果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实验研究工作,但多数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和中试研究阶段,产业化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大,生产技术工艺尚未成熟。因此,国家应加大对该类企业的政策与财政支持,促进果品综合利用技术的转化应用,提高中国果品加工技术的创新能力,促进中国果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产学研需搭建紧密合作平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目前中国大部分专注于苹果采后加工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研发力量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希望通过校企紧密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搭建政府支持、金融扶持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交流,提高研发能力,同时在合作中引进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研技术的转移与成果的产业化。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果蔬加工、苹果等有关创新联盟的作用,开展务实性、创新性的合作,以提升苹果加工业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产学研综合为依托,以项目联合攻关为途径,汇集人才,凝聚力量,形成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服务内容 | 广告规格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联系电话:13910411339    邮箱:1708193630@qq.com
www.food-sources.com    食品资源 Food Sources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5-2024
技术支持:上海纯点网络 沪ICP备170543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