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 > 专题论述
2016年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景展望猪肉是中国的主要肉类消费品种,生猪业更在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国际视角看,中国的生猪养殖及猪肉消费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稳居世界第一,对于全球生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国内视角看,"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与社会稳定、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重大。随着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的养殖养殖业产生了一些变化,在转型时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www.19baogao.com)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同比降幅为9.31%。存栏量已经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5年12月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最低的月份,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70%,同比下降11.40%。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环比已经连续28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连续21个月同比降幅超过5%,但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趋势已经放缓。 从生猪价格走势来看,2015年国内活猪均价约为15.17元/kg,较2014年相比上涨了1.70元/kg,涨幅为12.62%,较近5年均值相比上涨了0.06%。2015年除1月和2月外,各月份国内活猪均价均高于2014年。2015年生猪价格走势大体分为4个阶段,1至3月中下旬,猪价整体延续2014年的低迷态势,国内生猪市场整体购销相对清淡,养殖户惜售挺价难敌终端肉类市场需求疲软利空,同时2015年春节前国内生猪出栏同比增加,但屠宰场需求增幅有限,部分屠宰场为去库存,传统春节的节日效应并未出现,猪价提振的现象,3月份猪价开始下跌至年内最低点,国内活猪的平均价格为12.27元/kg,较年初相比下跌了8.30%,同比上涨了1.83%。自2014年9月生猪价格调头下跌开始至2015年3月,国内生猪价格连续下跌接近7个月,累计下跌幅度达到17.54%。3月下旬至8月上旬,猪源大减,国内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养殖业整体去产能情况异常严重,市场适重猪源大幅减少,供应趋紧,"病死猪""康复猪"等问题将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屠宰场收购压力大增。为保障收购任务不断上调收购价格,生猪价格逆势大涨,持续上涨接近5个月,8月猪价上涨至年内最高点,价格为18.16元/kg,较年初相比上涨了35.72%,同比上涨24.73%。8月中旬至11月中旬,养殖户出栏有所提高,生猪市场供应增加,屠宰场完成收购任务后相继下调收购价格,国内生猪价格冲高后小幅回落,同时部分地区冷冻肉陆续出库,天气转凉,生猪疫情高发也对生猪出栏起到一定推进作用,生猪价格持续下调。此期间,供需博弈初显,猪价偏弱调整。11月猪价较年初相比上涨了22.79%,同比上涨16.61%。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需求回暖,出栏增加,猪价节前震荡前行。 从猪肉价格走势来看,2015年国内猪肉平均价格为24.55元/kg,同比上涨了9.21%,较近5年均值相比上涨了0.77%。2015年猪肉价格走势与活猪价格大体一致,2015年3-12月猪肉价格均高于2014年同期。2015年3月中旬后猪肉价格基本上呈现逐步上涨走势。到9月上涨至年内最高点,均价达到28.2元/kg,较年初相比上涨26.06%,同比上涨17.99%。9月下旬猪肉价格止涨回落,直到12月趋稳,12月猪肉均价为到25.93元/kg,较年初相比上涨15.91%,同比上涨13.33%。 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 关闭窗口 】 |
全部
访谈对话
专题论述
专题活动
|